核心提示:从全球卫生状况看,传染病仍然是各国最重要的卫生问题。在各发达国家,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及一批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仍然是疾病控制和预防工作中的主要病种;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
近年在世界上出现的一些新传染病如军团菌病、埃博拉出血热、艾滋病、SARS等也成为很多国家发病与死亡的主要病因。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对外交往增多,传染病已无国界,“旧传染病死灰复燃,新传染病不断发现。”输入风险明显增加,给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挑战。据了解现在全国每年的学校、幼托、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也时有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集聚性疫情出现,也引起了政府对这些重点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的高度重视。
![加强防范疫情灾害社会力量容疏忽--访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炳达董事长 加强防范疫情灾害社会力量容疏忽--访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炳达董事长]()
图为检验演练的徐炳达董事长(图右二)
在此政策背景下,一些经历过SARS等传染病疫的有责任感的企业--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徐炳达董事长创业8年,热爱事业,勇于奉献。接受笔者采访时,其如数家珍地谈了以下五大方面。
一、传染病流行现状
健康是人类幸福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上海市《上海市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并明确提出:市和区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团体、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购买传染病防治相关服务的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购买服务信息。鼓励和支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新出现的传染病成为世界各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新的或以前未确认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病在过去20年中相继出现,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都会对威胁生命。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对外交往增多,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境外传染病输入风险明显增加,给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挑战。这些传染病的出现是社会、技术、生态环境和微生物自身变化的结果,这些变化常有不可预测性。新出现的传染病不仅指过去未确认的细菌或病毒性疾病(如军团病,埃博拉病毒病),也指某些已公认的疾病如霍乱、球孢子菌病、疟疾、登革热等,其重新出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传染病防控消毒现状
1、政府高度重视。 国家地方都出台与传染病防控消毒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上海市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是指导传染病防控消毒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条 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 第九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活动。 《上海市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本市传染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属地管理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完善本市区域和部门联防联控制度,加强与周边地区传染病疫情通报和合作。
第五条规定:市和区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防治规划,建设和完善传染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工作责任制,统筹协调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对有关部门承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与考核。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统筹安排;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落实传染病病人治疗减免政策和紧急收治所需经费;对医疗机构承担政府指定的传染病防治任务,由同级财政给予专项补助。
第三十五条规定: 市和区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团体、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购买传染病防治相关服务的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购买服务信息。鼓励和支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2、政府主导的传染病防控消毒一直以来都是以各级疾控中心为指导,街镇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组为主要力量,从事传染病防控消毒工作。
3、民间社会公益力量正在萌生和发展。一些有责任感的企业经历SARS等传染病疫后,他们开始思考和行动了,组建了专业的传染病防控消毒民间社力量机构,在疾控和消毒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指导下,专业从事学校、养老机构等传染病防控消毒工作,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厚天卫生救援大队等都是这股力量的先行者。
三、传染病防控消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一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必要且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公共安全工作。传染病防控消毒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由于传染病多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变化快,病性危重,并发症多且重,同时还具有传染性的特点。而学校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特别是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所以必须要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有计划做好传染病防控消毒工作。
四、传染病防控消毒存在的问题
传染病防控消毒是一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国家防疫部门有专业,但缺人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防控消毒的需要,急需要一批像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厚天卫生救援大队们这样的社会性质的传染病防控消毒服务的专业队伍力量。这些企业和公益组织开启了全新的传染病防控消毒新模,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对传染病防控消毒要有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卫生部们要加强管理和指导,特别是专业指导,确保我们的传染病防控消毒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引导社会增强传染病防控消毒的意识,形成传染病防控消毒的积极氛围,使得这样社会化企业及公共卫生救援公益组织能够健康发展,不断壮大。
传染病防控消毒工作强度大、工作繁琐、重复性劳动多、被感染机会大,心理压力过大,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得不到充分的理解而且消毒用的药品一般都是化学消毒剂,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对人体的眼睛、皮肤,黏膜、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可引起皮肤过敏,支气管哮喘,头痛等。所以也呼吁有关部门加强传染病防控消毒服务人员安全防护,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实践,切实来保护参与传染病防控人员健康和安全。
五、运行模式
![加强防范疫情灾害社会力量容疏忽--访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炳达董事长 加强防范疫情灾害社会力量容疏忽--访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炳达董事长]()
图为徐炳达董事长在成立大会上致词
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消毒服务公司,从事传染病防控消毒、应急消毒和病媒防治等工作。公司前身上海一扫清虫害防治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主营病媒防治。于2013年12月成立了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消毒服务工作。2013年、2014年前后就进行了传染病预防消毒和应急消毒的推广,发明了空间立体雾化消毒法,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同时研发专用雾化消毒机及相关设备,衍生获得几十项实用新型专利。2015年、2016年多行业进行传染病预防和应急消毒,主要消毒区域在:学校幼儿园、政府会议中心、人口密集办公场所、养老福利院、殡仪馆等。2016年9月受杭州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邀请参加了杭州G20峰会的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服务。2017年8月经招投标成功中标2017年、2018年松江教育局传染病预防消毒招投标项目。
![加强防范疫情灾害社会力量容疏忽--访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炳达董事长 加强防范疫情灾害社会力量容疏忽--访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炳达董事长]()
图为将士们防范疫情整装待发
2018年初公司在做好传染病防控消毒的前提下,联手厚天救援成立了以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应急卫生救援大队的公益组织。筹备覆盖全国的卫生应急救援大队平台,集卫生应急救援和传染病防控为一体的全国性卫生防控体系。已于今年5月10日参与了上海市应急办、民防办、民政局联合举办的国家防灾减灾日活动,受到了副市长彭沉雷的接见和好评。
近期在上海已参与闵行区、长宁区、徐汇区、浦东新区等区学校及公共场所的传染病应急消毒工作。在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成立了一扫清分公司,服务于当地的传染病防控消毒工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按上海(松江区)传染病防控模式,结合厚天公益卫生应急救援逐步有序地向其他省市和地区推广和发展。
据悉,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消毒服务方法的研究与发明,“空间立体雾化消毒法”获国家发明专利。雾化消毒机及相关设备衍生品获得几十项实用新型专利平时主要是对市政和大型会议(如2016年9月受杭州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邀请参加了杭州G20峰会)的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服务,对闵行区、长宁区、徐汇区、浦东新区等地区学校、幼儿园、养老福利院、人口密集办公场所、殡仪馆等开展预防性消毒有偿服务。
![加强防范疫情灾害社会力量容疏忽--访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炳达董事长 加强防范疫情灾害社会力量容疏忽--访一扫清(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徐炳达董事长]()
拼图为公司防范疫情车辆
该公司积极参与上海市应急办、民防办、民政局联合举办的国家防灾减灾日活动,按上海(松江区)传染病防控模式,结合厚天公益卫生应急救援理念,平时的培训、演练队伍,在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成立一扫清分公司,公司也将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消毒产业分会中牵头组建“消毒服务发展部”,将全国有志同道合的企业凝聚在一起,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充足的准备,随时听从政府召唤,积极参与国内外急救援助工作,热衷参与为民服务。